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诗无敌,思不群”,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音乐剧团演出的原创音乐剧《将进酒》21日晚在京首演。该剧以匠人精神,打造诗意世界,带领观众梦回大唐,邂逅少年李白。
原创音乐剧《将进酒》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在《将进酒》中担任艺术指导兼主演,他坦言出演李白感到很兴奋,这样一个人生丰富多彩又在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创作空间很大。而且他在保证音乐与表演的同时要兼顾武术,也充满挑战。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音乐剧团副团长、音乐剧演员喻越越在《将进酒》中出演女主角明月并担任执行监制。导演马达拥有丰富的戏剧执导经验,《将进酒》是他沥尽心血的一次原创国风音乐剧创作。马达认为,音乐剧的尽头是原创,而“国风”便是中国原创音乐剧最合适的主题之一。在创作中,他全力将国风元素立起,用中国人的方式,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讲这个属于中国人的故事。
原创音乐剧《将进酒》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人物塑造上,该剧突破传统印象,全方面、多角度塑造了一个行走于尘世的“凡人”李白,剧情聚焦于少年李白的成长历程,重点突出其青年时期在四川江油的生活情景,还原李白“越磨砺越芬芳”的人生故事,与明月青梅竹马的爱情,与吴指南、杜甫肝胆相照的友情,与李客、李月圆血浓于水的亲情……观众通过《将进酒》窥见了李白耀眼人生背后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舞美设计上,《将进酒》将LED技术搬上舞台,充分延展了舞台视觉呈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以数字技术打造艺术奇观。舞美设计师通过AI手段创造了部分场景,还原剧中景象,郁郁葱葱的竹林、灯火辉煌的长安、熙熙攘攘的街市、奇峰险峻的蜀道、月色笼罩的山河……屏幕上的画面真实生动、壮阔美丽,配合灯光、置景、道具,将音乐剧营造出电影感,让观众感受到“超写实”的视觉语言。
原创音乐剧《将进酒》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武术则是该剧的又一个设计亮点。诗、酒、剑,共同构成了李白的精神内核,为了向观众展现作为“剑客”的李白,剧中加入不少武术表演场面。值得一提的是,剧中还加入了舞蹈李白的角色,专业舞蹈演员以肢体语言展现李白潇洒不羁的个性与“超我”的心理状态。
原创音乐剧《将进酒》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继《只此青绿》后,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又一部作品,用音乐剧这一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承载起“李白”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让观众通过音乐与戏剧的现代艺术手段充分领略李白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原创音乐剧《将进酒》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据悉,音乐剧《将进酒》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江油市人民政府、央视网共同出品,并入选“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首轮演出将持续至9月24日。此后该剧将开启全国巡演赴上海、青岛、西安等城市。(完)
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十四届全国政协第十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2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会议。他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王沪宁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做深做细议政建言、思想引领、凝聚人心工作。要聚焦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议政,助推中小学教研工作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中小学教研质量不断提升,助推中小学教研工作改革不断深化,助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研队伍,助推完善中小学教研保障机制。要持续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习研究宣传,宣传好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历史性成就,讲好人民教育家的生动故事,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全国政协委员郑富芝、张志勇、孟晖、蓝绍敏、洪伟、马景林、潘惠丽、王成斌、王定华和专家叶文梓等发言。大家认为,中小学教研制度是中国教育体系的特色、优势和重要支撑,要明确教研工作职能定位,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加强农村教研体系建设。要抓好教研自身改革,把握教研服务方向,聚焦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化培训体系,推动中小学教师与教研员贯通培养使用。要推动教研资源共享和教研工作创新,加快推进教研数字化,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巴特尔、邵鸿、陈武、王东峰、蒋作君、秦博勇、朱永新出席会议。教育部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中央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同志参与协商交流。(完) 【编辑:陈海峰】